《盛夏未来》|这届年轻人还喜欢电子音乐吗?

CEM电子音乐教室

《盛夏未来》|这届年轻人还喜欢电子音乐吗?

2021年10月23日 未分类 1

最近国内的暑期档上映了一部校园青春片,由陈正道执导,张子枫、吴磊领衔主演的《盛夏未来》,影片讲述了两位主人公在面对成长的烦恼时,相互救赎,重新走出阴霾。没有疼痛文学,也没有狗血剧情,有的只是成长阶段不被定义的青春。

值得玩味的是《盛夏未来》借用电子音乐的元素推动剧情发展,渲染观影氛围效果,也让整部影片更贴合Z时代的青春。电影中《Something Just Like This》响起时,瞬间令人梦回2017,别出心裁的将五月天的《拥抱》与清新的电子乐《Moments》融合,更是将电影的情绪推向高潮。

吴磊饰演的男主郑宇星是一个梦想成为顶级DJ的电子音乐爱好者,从对音乐的热爱,到对音乐的传播,再到追梦之路的成长,像极了每一位学习音乐的爱好者们。

那么电子音乐从起初的小众、地下,是如何一步步发展为全球文化现象级的热门音乐,并在国内逐渐趋于主流的呢?

从地下

到主流

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Disco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制作人利用合成器和鼓机取代实体乐器,甚至在电台播放时人们开始剪辑音乐、混合其他的效果。1983年在美国芝加哥的Club,名叫Frankie Knuchles的DJ将Disco音乐与鼓机制造出来的节奏混合,由此无意间诞生了House音乐。

80年代后期,Techno音乐于美国底特律诞生,并在90年代火速蔓延至德国,同期Acid House在英国的火爆,让电子音乐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随后越来越多的音乐风格及流派的出现,以及商业模式的形成,使得这种利用电子乐器制作的音乐进入主流市场。

从偏见

到接纳

90年代,国内迪厅的出现,人们穿着喇叭裤,听着荷东、猛士舞曲系列,这也让跳舞音乐第一次在全国大规模传播。后来随着迪厅的落寞,取而代之是各大酒吧及夜场,由于国内电子音乐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教育比较落后,也让很多技术匮乏的DJ,靠着当下热曲粗制乱造的混音主导舞蹈,在唱片时代,人们接收到的信息有限,受审美观念的局限,造成了当时大众对于电子音乐就是土嗨的误解。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音乐进入流媒体时代,此时音乐市场的主力消费也逐步转为90后的新生力量,受到国外EDM火速流行的影响,国内音乐风格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有所改变,不少知名的流行歌手开始紧跟潮流,加上资本的推动,电音节如雨后春笋占据市场,让电子音乐在国内的发展势头迅猛,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就现在国内的电子音乐环境来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影视、综艺、平台在正面宣传电子音乐。百威风暴电音节的诞生、电子音乐制作人竞演综艺《即刻电音》、VICE中国与腾讯视频出品的纪录片《触电中国》、电子音乐题材电影《盛夏未来》…无一不在打破圈层,传递电音文化。

从现在

到未来

尽管近几年电子音乐在国内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制作人、DJ崭露头角,更多的爱好者们加入到行业之中,但相较于发展成熟的欧美国家,我们缺乏相关的垂直教育,现存的机构水平良莠不齐,这也导致行业内的优秀人才短缺严重,很多没有音乐资源的入行者,只能靠自己去摸索。

由于缺少系统性的学习,在创作时期极易丧失自由空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停留在依附已有的成功案例之上,拼贴采样、滥用预制、盲目追求个性…将电子音乐仅仅当作一种音乐风格,而缺少制作技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的作品听起来大同小异,甚至出现抄袭泛滥的现象。

电子音乐是音乐与科技发展诞生的产物,本身具有高度自由的表达形式,随着对艺术的探索与时代发展的进步,未来电子音乐也会有更多玩法及空间。所以在学习电子音乐的过程中,系统性的掌握核心技术比线性思维下的机械化学习方式更能有效的认知音乐。

CEM一直秉承着让学员自发探索领悟音乐制作的核心逻辑,训练学员系统性思维。从线上课程对于基本技能的巩固,到线下课程中灵活的针对性训练,再到大师课程职业化的专项提升,以及1V1课程中个人优势的挖掘及短板的弥补,在创作思维、方式、理论上,全方位综合性的领悟电子音乐自由的表现形式。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电子音乐行业一定会迎来新的曙光,输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拥有良好的本土音乐环境,虽然任重道远,但有一群人正在努力坚持。

 

一个回复

  1. AkiroMusic说道:

    说得很对,大多数人确实缺乏这一方面的基础知识;再加上部分网络流行人物的吹嘘、抄袭,整个圈子变得一团糟。
    希望CEM能成为电音圈的一股清流,加油!支持你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